推薦指數:⭐⭐⭐⭐
參觀預留時間:建議4小時+(我們參觀了四小時,走馬看花幾乎沒有漏掉。但這裡絕對可以花上一整天,知識量龐大!)
德意志博物館介紹
基本資訊
官方網站:https://www.deutsches-museum.de/en
APP:Dt. Museum (可用於語音導覽)官方導覽說明頁面
營業時間: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
票價:成人票15歐元。其餘優惠票價(家庭票、兒童票、團體票等)請自行上網搜尋。
地址:Museumsinsel 1, 80538 München, 德國 Google Maps
德意志博物館位於一個小島上,除了博物館本人沒有其他設施,所以該島又成為博物館島。
除了本次參觀位於慕尼黑的本館外,還有幾個分館:交通博物館、航空博物館、未來博物館、波恩分館。
展區簡介
德意志博物館展示了科技和自然科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 20 個常設展覽中體驗知識,常設展隸屬於下面幾個領域內:自然科學、材料與能源、交通運輸、人與環境、通訊與資訊科技、兒童、以及德國聯邦總統獎。
樓層 | 展區 | 領域 | 備註 |
-1 | 兒童區 | 兒童 | 沒有兒童禁止進入 |
禮堂 | |||
0 | 橋樑與水利工程、現代航空、鐵路模型 | 交通運輸 | |
德國聯邦總統獎 | 德國聯邦總統獎 | 完全沒有印象 | |
傳科擺 Foucault’s Pendulum | 自然科學 | 就是看個大型儀器 | |
能源電機、機器人 | 材料與能源 | ||
1 | 古代航空 | 交通運輸 | |
原子物理、化學、光學、樂器 | 自然科學 | ||
2 | 太空 | 交通運輸 | |
解碼、電子、攝影與影像、數學 | 通訊與資訊科技 | ||
3 | 健康、農業與食品 | 人與環境 | |
天文台 | 自然科學 |
德意志博物館展區參觀心得
因為博物館有20個展區,橫跨5層樓,知識資訊量太龐大。以下從各個展區領域下介紹各展區,以及參觀各展區有印象的特點與心得!
*展區介紹取自於官網。
兒童區當天被禁止進入了,德國聯邦總統獎則是一點印象都沒有,天文台也沒有去參觀。這三個部分就省略啦!
整體參觀最大的心得是:這裡真的好適合校外教學!我們也的確看到幾個老師帶隊前往,從國小低年級到高中生,通通都可以來參觀!我相信兒童區應該也不會讓幼童們失望。
規劃非常好的博物館:動線良好、有手作/互動設施、含知識量十足!
甚至每天都有定時分區導覽,不過這應該是德文限定。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領域下的展區,橫跨地面層、一樓、與二樓,也是由地面、天空、甚至到太空的延伸,不知道規劃展區樓層,是不是也把這個設想進去了!
橋樑與水利工程
在多個層面上,您將看到水道是如何管理的,船閘是如何運作的,發現橋樑是如何建造的,也許最重要的是,為什麼它們仍然屹立不倒。
德國第一個由鋼筋混凝土製成的結構——由建築商和混凝土建築先驅康拉德·弗雷塔格(Conrad Freytag) 於1884 年建造。主展區的真正亮點是優雅、彎曲的玻璃吊橋延伸穿過房間,並在您走過它時搖擺!眾多原創展品伴隨著各種栩栩如生的模型、詳細的立體模型、資訊豐富的媒體站和探索土木工程領域創造力的實踐展品。
- 有眾多橋樑模型
- 展區本身就有橋樑可穿越行走
- 可動手轉動的水利設施
- 疊積木造橋體驗
鐵路模型
全部上車!1:87 比例的鐵路佈局模型展示了公路和鐵路運輸的實際情況。不同的交通方式都被塗上了鮮豔的顏色,使它們脫穎而出,而建築物和景觀則保留為中性白色。模型鐵路佈局描繪了一個虛構的德國城鎮、帶有小車站的支線、貨運棚和用於 ICE 交通的現代高速線路。韋爾明登模型小鎮擁有本地和長途交通路線。除了郊區火車、電車和巴士外,它甚至還有港口和齒輪鐵路。在這個微型世界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山丘,其中包含螺旋形軌道,使火車能夠從一個層面行駛到下一個層面。遊客可以透過一扇小窗戶窺視這個迷人的地下世界。
- 超強、歎為觀止的火車鐵路模型!
- 好像就這一個展覽品而已,不要錯過!
航空
現代航空
在約 500 件引人入勝的展品中,包括 10 架飛機和 6 架直升機。現代航空涵蓋的主題包括飛行背後的科學、飛機製造過程、飛機如何操作,當然還有空中安全。展覽跨越兩個層面追溯了 1945 年以來的航空史,以超音速星際戰鬥機、漢莎噴射機、格羅佈公務機和西科斯基直升機為主。飛機客艙、駕駛艙和機翼的大部分區域也與飛機模型等較小的展品一起展出。詳細探討了飛行、飛機構造以及單一系統和發動機的基礎知識。參觀者還可以了解飛行運作的幕後情況,並了解空中交通管制員和飛行員如何互動,並了解飛行安全的不同面向。互動媒體站和實踐展覽將這個迷人的主題帶入生活!
古代航空
歷史航空展覽擁有眾多形狀和尺寸各異的原始飛機,非常引人注目。在 1 樓和上方夾層的畫廊中,重點展示 20 世紀上半葉的飛行歷史,當時航空業經歷了快速的技術進步。一個關鍵主題是兩次世界大戰如何影響發展方向。第一級涵蓋了魏瑪共和國時期、從 1933 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歲月,以及飛機引擎的概述。另一方面,畫廊致力於模型和滑翔機飛行。在容克斯 F13 和梅塞施密特 Me 262 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覽之間,媒體站和實踐展覽追溯了航空的迷人歷史。
- 把登機板跟飛機都搬進博物館,有夠浮誇。(當然不是一整台客機,但小型機都搬進來了)
- 對於畫廊、互動媒體等等沒什麼印象(因為沒有去操作),只記得看到一堆飛機。
太空
倒數計時、發射、到達太空和生存:航太展覽按時間順序排列,對應人類的太空之旅。概述了我們的太陽系,然後介紹了有關早期火箭技術以及火箭發動機和載人航天飛行(包括太空實驗室)的發展的資訊。接下來,探索衛星和探測器的功能,然後是遙感。眾多展品和模型,如火箭雪橇、太空衣和赫利俄斯探測器,以及媒體站和互動演示,保證了真正的「通用」體驗!
這一展區在二樓,逛到這裡時早就腦力體力消耗殆盡。
- 一些模擬太空生活的介紹,服裝、生活用品等
- 航太相關設施,火箭、座艙等。
- 不免俗的登陸月球一定會有歷史片段。
材料與能源
材料與能源是比較小的領域,兩個展區都在地面層,整體佔地不大。
能源電機
在能源電機展覽中,整個系列的引擎都在七個矩形主題島上展示和展示。除了眾多的互動元素外,遊客還可以發現和體驗風力渦輪機、燃氣渦輪機、內燃機、水輪機和熱空氣發動機,以及波浪渦輪機和潮汐渦輪機。魯道夫 (Rudolf Diesel) 於 1897 年生產的第一台柴油引擎絕對值得一看!主題島由兩面長牆圍成,在另一側,能源技術各領域的開創性創新按時間順序排列。前面有一條 45 公尺長的舒適長凳,遊客可以坐下來欣賞博物館巨大引擎展示櫃中的收藏。
- 有好幾個互動裝置,按下去可以看他們如何發電(例如利用潮差發電的設備等)。
- 風機的裝置容量果然不夠看🤣(不過博物館本來就是在展古)。
機器人
從醫療和護理到家務和工業:了解服務機器的古老概念如何轉變為當今的日常機械幫手。
流行文化強烈影響了我們對機器人的看法,但大多數真實的機器人與《星際大戰》或《魔鬼終結者》中的 R2-D2 幾乎沒有共同點!展覽旨在模擬虛擬房間,分為不同的主題區域,揭示機械人如何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展品包括護理領域的治療機器人,以及家庭用的窗戶、地板和燒烤清潔機器人,教導孩子如何編程的樂高 Mindstorms 套件,以及用於爆炸物處理的遙控機器人。機器人的發展和重要性在機器人歷史、藝術與媒體、研究以及行走和抓取等總體類別中得到了強調。
- 就是看了一堆機器人,沒什麼印象的展區。
自然科學
除個傳科擺在地面層以外,其他四個展區都在一樓。
傳科擺:用以證明地球自轉的一種簡單設備。
原子物理
歡迎來到最小顆粒的世界!原子物理學以量子力學為理論框架,對 20 世紀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並構成了當今世界許多技術發展的基礎。該展覽揭示了物理學家如何理解原子結構以及由此產生的機會和風險。蓋斯勒管、居禮裝置、第一台德國迴旋加速器和描繪薛丁格貓實驗的模型等展品為諸如什麼是輻射等問題提供了答案。原子真的存在嗎?原子的結構是什麼?什麼是量子物理學?什麼是核輻射?什麼是高能物理?原子核的結構是什麼?展覽中心的一個「核體」充當實驗區,其中的實踐展品可以幫助參觀者找到有關原子、核和粒子物理的基本問題的答案。
- 抱歉我不是二類組,我沒學好。我也是有看沒有很懂。
- 不過好像有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
化學
從煉金術到現代日常生活:探索物質科學。了解哪些元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並享受精彩的演示!化學展覽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包含許多互動元素。歷史實驗室是步入式立體模型,邀請遊客踏上從中世紀煉金術到 19 世紀賈斯特斯·馮·李比希的時間之旅。實驗區包括實作展覽、實驗室部分和報告廳。大型展廳分為多個主題區域,揭示了從烹飪和建築到體育和休閒等日常活動背後的化學反應。巨大的互動式元素週期表可以幫助參觀者更詳細地了解這門令人著迷的基礎自然科學。
- 大大的元素週期表。
- 實驗室佈置很用心。
光學
透過大約 20 個互動站和多個按鈕實驗,您可以發現和體驗光科學的原理和應用。展覽展示了這一物理學分支的基礎知識和應用——從古代到 20 世紀初。入口附近,三幅精彩的立體模型描繪了光學史上的精選場景。在顯微鏡劇場,它是「微小生物世界的帷幕」:緩步動物、掠食性蟎蟲和海洋浮游生物是這裡的明星!透過動手展覽和按鈕實驗,大型實驗區邀請各個年齡層的參觀者以有趣的方式探索幾何和波動光學。
- 從一進入展區的鏡子就是一門讓人想要一窺原理的展示。
- 非常多可以動手操作的科學小實驗,算是有趣的一個展區。
樂器
從文藝復興時期到今天:無論是羽管鍵琴、薩克斯風或合成器,您都可以在這裡探索樂器發展中最重要的階段。展覽探討了歐洲音樂傳統中樂器的發展。博物館收藏的約 2,000 件樂器中的亮點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包括阿倫德管風琴、鳴鳥自動機和 Moog IIIp 合成器。穿過三個房間,參觀者可以追溯從文藝復興時期至今的樂器歷史的重要階段。動手實作展品使參觀者能夠發現風琴的工作原理或探索電子聲音產生的原理、聲學現像等等。在展覽的某些區域,電影展示了歷史上使用樂器的不同環境。最後,參觀者可以一睹收納區的風采,深入了解展覽幕後進行的精彩工作。
- 坦白說,我不懂為什麼他在自然科學領域裡。
- 從古至今的音樂科技都展示在這邊,蠻精彩的。
通訊與資訊科技
此領域下的展區都在二樓,有四個展區。
解碼
從凸版印刷到密碼學:數千年來,我們找到了交換資訊和儲存知識的方法。親眼目睹並體驗這一點 – 甚至親自嘗試!展覽分為圖像、印刷、書寫和密碼學四個主題領域。
- 這裡甚至有現場毛筆書寫。(外國小朋友果然都用描的)
- 有點像是看各種儀器的展區。
電子
在過去的 100 年裡,電子元件已經縮小到微觀尺寸。它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在不斷使用。在本次展覽中,您可以沿著七個主題區域的路線,發現「控制電流的科學」如何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示了標誌性的電子產品,例如原始的 Apple-1、第一個 LED 和第一個機電感應器。我們也介紹了電子學的基礎知識、各個時代的電子學以及這些設備在社會中牢固確立的程度。在生產區域,您可以了解各個組件的製造方式。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巨大的廢品龍捲風象徵性地在我們的原材料和回收領域的一次性社會中盤旋。
- 現場有一個半導體實驗室展示,從業人員表示這個太舊了。
- 有一個各類電子電器產品的裝置藝術,蠻酷。
攝影與影像
可以了解到自 1830 年代攝影誕生以來,科技與最終影像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塑造了攝影,以及它後來如何影響電影。一個大型展示櫃貫穿展覽中心,重點介紹設備和複製媒體的歷史發展。它包含代表 200 年攝影和電影歷史的 300 多件物品,從暗箱、銀版攝影機和普通膠片相機到日光放大器、投影機、掃描器和數位單眼相機。然後,參觀者可以了解數位技術、色彩、空間和時間如何影響攝影和電影世界。也探討了有聲影片以及攝影影像和偷拍照片的更快可用性。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以下區域提供有關相機技術的組件和功能的詳細資訊。在圖片庫中,展示了兩種選定的影像處理方式:作為幻燈片投影先驅的Laterna magica 板,以及作為最早的彩色攝影處理方式之一的Autochrome。這裡展出的各種各樣的展品讓人們對這種當今司空見慣的文化技術有了令人著迷的見解。
- 長輩講古故事,有展出是他們小時後拍照的設備。
數學
遊戲+展品+應用=三的力量!數學展覽就是基於這個公式。這裡的中心元素是立方體,它們出現在整個展覽的介紹、維度、透視和對稱主題區域。「懸掛」的立方體包含關鍵資訊和多面體互動媒體站,而立方體形狀的實驗桌遍布整個展覽。透過這種方式,互動概念被置於幾何參考系中,並輔以歷史展覽和數學實際應用的見解。各種各樣的遊戲幫助參觀者以有趣的方式理解數學思維方式,插圖豐富的展覽文本揭示了這種思維如何付諸實踐,例如在建築中。特別引人注目的展品包括 1782 年的木製受電弓、1586 年的鍍金多功能隔板、銀質和象牙製繪圖工具以及來自韓國的橢圓儀,其形狀與博物館貓頭鷹非常相似。
- 有很多數學小遊戲,很可以殺時間。
- 繪圖工具挺有趣。
人與環境
在三樓的兩個展區:健康、農業與食品,剛好在人與環境的領域下。這個展區不用到本身太博學,也幾乎可以看圖說故事看得懂在講什麼,不過要深入也是可以獲得不少知識點!
健康
保持健康—並保持健康!在巨大的身體中漫步,探索藥物和醫療技術如何保持我們的健康。你甚至可以自己扮演醫生的角色!歡迎來到從頭到腳的發現之旅:在健康展覽中,參觀者可以親眼目睹和體驗幾個世紀以來醫學和醫療技術如何幫助我們獲得和保持健康。展覽從牙齒、眼睛和耳朵開始,帶您穿過心血管系統,到達四肢和關節。人類毫無疑問地「躺在」展覽的中心:一個巨大的身體充滿了整個房間,有一個步入式的頭、一個通風的胸腔、地板上的手和腿的輪廓以及一隻五米高的腳!解剖學之旅的兩側是「身體觀察」、「身體內部觀察」、「細菌的攻擊」和「外科手術」等主題區域。展覽以房間遠端一座 18 世紀藥房的精彩重建而結束。
- 整個展區就是一個身體,從大腦、耳朵等,一路往下走到腳底板,每個器官都有相對應的解說。展區設計相當有看頭!
- 有模型與動手操作,更有數位互動。
農業與食品
展覽讓人們深入了解我們的食物來自何處以及如何生產。博物館的技術驅動型歷史藏品橫跨多個主題領域,與社會、經濟和生態因素相關。在第一個房間中,田園詩與現實並置,以原始的高山小屋和現代飼料收割機為象徵。然後,我們專注於牲畜及其治療——從飼養、飼養到屠宰。下一個主題區致力於農業機械,包括歷史悠久的蘭茲鬥牛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田間機器人原型。下一個主題領域是其應用領域—作物種植。在展廳中央一個黑暗的、部分鏡面的房間裡,參觀者可以觀看一年中麥田的大型大氣投影。在展覽的盡頭,有釀造壺、啤酒廠模型和蒸汽爐等著您。互動食品架為現代世界的豐富與稀缺提供了思考的素材。
- 種田的影片夠我們看很久。
- 釀酒、乳酪的生產流程模型,非常有看點。
- 有一整隻(模型)牛在展區中,上面標示著不同區塊的肉名。
都看了這麼多介紹,在慕尼黑停留時間夠長的話,有興趣真的可以去參觀這個全球最大的科技博物館,去溫習一下曾經在課本學到的知識,也去學習一些新知。推薦給大家~
Pingback: [荷蘭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城市卡介紹&景點推薦 - 走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