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
精彩指數:⭐⭐⭐⭐⭐
停留時間:1小時
世界遺產,石窟壁畫保存如此完整,真厲害。
當日行程
第四天一早的第一個行程,丹布勒石窟寺也是一個世界遺產。是斯里蘭卡的世界遺產裡,我個人覺得最厲害的一個。
一早從九點從飯店退房離開,驅車大約半小時便抵達的一個景點。
石窟寺主要是沿著岩壁而建,且比周圍的平原還要高。領隊有特別交代我們有登山行程,都是好走能開小車的路,但有些坡度很陡,走上去花了大約十分鐘,沿路回頭望也能看到周遭市景,也算是個有風景可看的景點!
依照慣例,進寺廟需要脫鞋。石窟寺的地板凹凸不平,像是走健康步道。但,因為我們是早上前往,地板還沒有經過太陽的曝曬,所以溫度還是可接受的,沒有成為石板烤腳底。
導遊在車上及現場,都有跟我們分享石窟寺的背景,還有一些壁畫跟雕像所代表的意義。
兩千多年的壁畫,能保存到這個程度很令人驚艷。以及依山岩而建成的洞窟與寺廟,也是了不起。詳細的內容,在文章下方石窟寺五個洞穴中會介紹。
石窟寺整個面積並不大,而且不用排隊,參觀並沒有花太多時間。且因為廟方有祭祀的時間,儀式時間會謝絕訪客進入參觀,我們10點半便結束參觀。
當然,石窟寺外面也有當地小販會兜售商品。我記得這邊十個磁鐵一千盧比(等於一個十元台幣),也有賣斯里蘭卡的衣服(都是大陸製的,然後外面也買得到),反正觀光區域賣的紀念品都大同小異。
接著走下山,便結束這個景點了。
石窟寺介紹
- 丹布勒石窟寺,也稱為丹布勒金廟,是斯里蘭卡的世界遺產,位於中部地區。
- 是斯里蘭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寺廟群。
- 岩石高出周圍平原 160 公尺。週邊地區有 80 多個有記載的洞穴。
- 主要景點分佈在五個洞穴中,其中有雕像和繪畫。
- 這些畫作和雕像與釋迦牟尼及其一生有關。
- 壁畫面積達 2,100 平方公尺。
歷史
- 在佛教傳入斯里蘭卡之前,史前斯里蘭卡人可能就居住在這些洞穴群中。
- 公元前三世紀和二世紀,當時它已經成為最大和最重要的修道院之一。
- 阿努拉德普勒的瓦拉甘巴(國王)在西元前一世紀將洞穴改建為寺廟。
- 他從阿努拉德普勒被流放,在此避難,躲避南印度篡奪者長達 15 年之久。
- 收復首都後,國王建造了一座寺廟以表達感謝。
- 後來許多其他國王對它進行了擴建
- 11 世紀迄今,這些洞穴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宗教中心,現在仍然如此。
- 1190 年,波隆納魯沃的尼桑卡·馬拉 (Nissanka Malla)對洞穴進行了鍍金,並增添了約 70 尊佛像。
五個洞穴
雖然紀錄表示,周邊有80多個洞穴。但,目前開放觀光且有在運作的也就這五個洞穴。
- 其中(前)三個洞穴,建於阿努拉德普勒時期,距今兩千一百多年前,且壁畫較具特色。
- 另外(後)兩個洞穴建於波隆納魯沃時代,距今八百多年前。
- 每個洞穴皆有至少一座佛像,有可能是立佛、坐佛或臥佛。
- 壁畫是原有的塗料色彩(當然是有保護),但佛像是後來修繕的(非原始)。
- 壁畫上也幾乎都是佛像或相關故事。
第一洞
這個洞穴的經典為15公尺長的臥佛。
臥佛分成兩種,一種是睡覺、一種是涅槃。涅槃的臥佛,腳的拇指不是齊的。
而這一尊是涅槃的臥佛,腳底畫了紅色蓮花。
雖然是窄小的洞穴,臥佛後面也有立佛。但目光都被臥佛給吸走囉。
第二洞
- 這是最大的洞穴,長約52公尺,寬約23公尺,最高點為7公尺。
- 裡面有56尊佛像,40個坐佛、16個立佛。
- 有兩個門可以進入,其中一個門進入的天花板壁畫為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壁畫;另一個門的壁畫為得道以前的魔鬼大道。
- 裡面甚至有一個印度教小寺廟。
第三洞
亦稱為國王石窟。
此洞穴裡面有國王雕像,有鬍子跟帽子。
第四洞與第五洞
相較之下沒那麼漂亮,雖然新(僅八百多年歷史)但不漂亮。
沒有什麼好介紹的,就走馬看花經過。
若想要看洞穴的圖文介紹,請參考我做的IG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