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4⭐⭐⭐⭐
停留時間:2小時15分
莫瑞泰斯美術館資訊
官網:https://www.mauritshuis.nl/cn (中文)、https://www.mauritshuis.nl/en (英文)
地址:Plein 29, 2501 CM The Hague https://maps.app.goo.gl/cpeyfs6j5DkCFJhE8
開放時間:
-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 星期一:下午一點至傍晚六點;
- 星期二到日:早上十點至傍晚六點。
- 威廉五世王子畫廊
- 星期一閉館;
- 星期二到日:中午十二點至下午五點。
門票:全票20歐元;19歲以下、博物館卡等免費。
*全館無現金交易。
導覽:
- 需使用手機下載美術館App(官網介紹:https://www.mauritshuis.nl/en/visit/mauritshuis-app )
- 有中文版!(中文版僅有部分作品有導覽介紹)。
- 館內有免費wifi使用,直接使用app當導覽機!
- 畫作旁邊有耳機符號即有導覽,可手動輸入導覽編號,或掃描QR code聽取導覽。
莫瑞泰斯美術館介紹
- 位於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建於17世紀。
- 最初是伯爵約翰·莫瑞泰斯的私人住宅,因此這裡又稱為莫瑞泰斯之家。
- 1822 年起成為美術館,已成立超過200年。
館內設施
- 兩棟樓,地下室(入口)串連兩棟樓。
- 一棟為莫瑞泰斯美術館,另一棟則是威廉五世王子畫廊。
- 美術館共有16個展間分布在二樓(1-8)及三樓(9-16)。
建築背景
- 建築師(範坎彭)選用了荷蘭古典主義的設計。
- 特徵是使用古典建築元素,如柱子、柱頭、簷口和鼓室。
- 是荷蘭首批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建築之一。
- 建築師後來也用同風格設計了阿姆斯特丹的新市政廳。
- 巴西風格的室內裝潢
- 房子的主人莫瑞泰斯,於 1636 年至 1644 年間統治「荷屬巴西」殖民地。
- 從巴西帶回了許多藝術品與物品。
- 裝飾風格也描繪巴西的風景。
- 糖宮
- 是貶抑詞!在17世紀會被貶抑地稱呼為「糖宮」。
- 莫瑞泰斯駐巴西時,奴役了許多非洲男女來種植甘蔗,透過糖及人口貿易賺了大筆資金。
- 18世紀初火災
- 1704年冬天,一名酒醉職員釀災,燒到只剩外牆。
- 1708 至1718 年間斷斷續續地修復了建築物。
- 依照當時的流行重建美術館
- 一樓的房間採用路易十四風格的鍍金裝飾。
- 天花板上繪有大型寓言畫。
- 作為博物館使用。
- 一開始是伯爵(莫瑞泰斯)的家,後來經常被用作荷蘭政府和荷蘭議會的貴賓住所。
- 美術館目前主要的藏品是威廉五世收集,本來畫作安放在畫廊中。但收藏日益增加,需要更多空間。
- 1820年荷蘭政府購買了美術館,開始收藏藏品。
- 19、20世紀發展成現代化的博物館。
- 21世紀的翻新擴建
- 現在看到的美術館是2012年至2014年擴建後的進化版本。
著名畫作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收藏了約兩百件畫作,主要是荷蘭黃金時期的畫作,有林布蘭、維梅爾等大師的畫作。簡單介紹以下三幅經典: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 藝術家:約翰內斯·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 創作年份:約 1665 年
- 畫作尺寸:44.5 x 39 cm
- 畫作類型:肖像畫(也常被稱為「tronie」,即表現表情或角色的非正式肖像)
- 這不是一幅真實的委託肖像,而是藝術家創造的理想女性形象,充滿詩意與戲劇性。
- 美術館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之一。
- 被稱為「北方的蒙娜麗莎」,蒙娜麗莎是最美麗的女人,而這位就是最美麗的少女!
- 畫中少女身穿異國風格的藍黃頭巾,配戴一顆誇張的珍珠耳環,回首凝視觀者,眼神中帶著一絲羞澀與神秘。
- 以細膩的光影處理、柔和的筆觸,呈現少女滑嫩的肌膚與珍珠的閃耀質感。
- Sfumato技法
- 沒有任何硬線條,義大利語煙燻或模糊的意思。
- 根本沒有畫線條細節,例如耳環的鉤子、鼻子與臉頰。
- 這幅畫作也衍伸出了其他藝術作品:書籍、電影、音樂等。
《杜普醫師的解剖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
- 藝術家:林布蘭·范·賴恩(Rembrandt van Rijn)
- 創作年份:1632 年
- 畫作尺寸:216.5 x 169.5 cm
- 畫作類型:群體肖像畫
- 描繪阿姆斯特丹外科醫師學會的(1632/1)年度公開解剖課。
- 主角為尼古拉斯·杜普醫師,他正向旁邊的七位同僚解說屍體手部肌腱的構造。
- 畫面中的屍體為阿恩特·德·迪德爾,一位因搶劫而被處死的罪犯。
- 林布蘭僅 26 歲就完成這幅作品。
- 其成熟的構圖、光影技法與人物表情刻畫已展現大師風範。
- 觀者可以清楚看到畫中人物的神情與動態互動,彷彿置身於解剖教室之中。
- 這幅畫也具有醫學與歷史價值。
《金翅雀》(The Goldfinch)
- 藝術家:卡雷爾·法布里蒂烏斯(Carel Fabritius)
- 畫作完成同年,畫家不幸在台夫特火藥庫爆炸中喪生。
- 32歲的畫家僅留下12幅畫作,這幅畫也成為他的代表作。
- 林布蘭的學生,也是維梅爾的前輩,其作品影響了後來荷蘭光影畫派的發展。
- 創作年份:1654 年
- 畫作尺寸:33.5 x 22.8 cm
- 畫作類型:靜物畫
- 畫中的金翅雀用細緻的筆法描繪在牆邊的木棲架上,腳上繫著一條細鏈,暗示牠是被人豢養的寵物。背景極其簡單,讓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雀鳥本身。
- 使用視覺陷阱(trompe-l’œil)技法,看起來彷彿是真實的金翅雀立在你眼前。法布里蒂烏斯是。
維梅爾
維梅爾最經典的畫作在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雖然台夫特有個維梅爾中心專門介紹維梅爾,解析他的畫作。但,因為沒有參觀。便借用了這篇文章,一起介紹維梅爾吧!
約翰內斯·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 並不長壽,1632-1675年。
- 荷蘭黃金時代的畫家,現在名氣很大卻也神秘。
- 沒有留下畫室、筆記,也沒有學生。畫作也很少外銷(所以神秘!)。
- 去世後曾長期被遺忘,直到19世紀中葉才被藝術史學家重新發掘。
- 終期一生都居住在荷蘭台夫特Delft。
- 創作數量不多,公認約35幅作品。
- 被譽為「光影魔法師」、「靜謐場景的詩人」。
- 以光影處理、空間構圖、細膩情感著稱。
- 代表作品: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 《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
- 《音樂課》(The Music Lesson)
- 《讀信的女子》(Woman Reading a Letter)
走進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彷彿穿越回17世紀的荷蘭。館內的展廳保留了原有的宮殿風格,天花板的壁畫、華麗的吊燈和木質地板營造出溫馨而典雅的氛圍。每個展間的作品都經過精心策展,配有多語言的導覽設備,方便遊客深入了解每幅畫作的背景和藝術特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館內的15號展間展示了維梅爾的多幅作品,包括《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站在畫作前,能感受到畫中少女的目光與觀者交流,令人難以移開視線。
此外,9號展間展示了倫勃朗的晚期作品,包括《杜普醫師的解剖課》。畫中對光影的運用和人物神態的刻畫,展現了倫勃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
莫瑞泰斯美術館參觀心得
荷蘭旅遊的行程中段,第八天時我們前往了海牙,海牙的重頭戲是看珍珠耳環少女。
從台夫特到海牙不遠,就隔壁縣市的概念,坐火車僅需花十幾分鐘。早上從民宿出發,到美術館也不過花了半個多小時。
美術館附近外圍在整修(聽說已經整修幾年了),所以Google導航可能會繞路,繞路後還是找不到門口。我們便繞了一整圈的海牙噴水池公園,最後迷迷糊糊地問人找到了門口。
在大約10點10分抵達美術館,大廳入口在地下室,會先走半室外的樓梯到大廳。
一進入大廳,映入眼簾的便是超放大的珍珠少女,大廳有畫作分析可以看。
先在現場買票、寄物、下載導覽便開始了我們的參觀。
樓梯步行上樓,連樓梯間都算被美術館算在展間內,樓梯兩側有畫作。接著依序展間號碼陸續參觀。
參觀的當下,《公牛》這幅畫作有被玻璃隔擋,某些靜物畫也被龐大的儀器擋住。不過一旁有數位面板可以放大、細看畫作,也有一些科學分析的解釋。
繼續前往第三個展間,有幾件魯本斯的作品。
坦白說,莫瑞泰斯美術館中的畫作,好多男孩女孩我都分不清楚。那些男孩太清秀了!(不過八成都是男孩啦,那個年代還是男孩畫比較多!)
美術館中的每間展間都不大,其中三面牆壁依序擺著畫作,每間的數量不等,大約15幅左右。有中文導覽的畫作,大約每間只有2幅。但輸入畫作導覽號碼前,並沒有標示是否有提供中文導覽,每新到一間房間,我就一直輸入畫作導覽號碼,一直查無導覽。
若不想輸入,可以優先從你看過的作品開始輸入,大部分名畫作都有中文導覽!或是直接在app介面選取熱門導覽。
美術館內不止畫作,其中有間金色的房間,作為宴會廳使用。牆上及天花板上的畫作也是可以參觀的元素。莫瑞泰斯美術館也很貼心,在比較大的房間中心,都有擺設椅子!可以邊坐、邊聽導覽、邊觀賞畫作與裝潢,很棒!
每一個展間都有不同的主題,像是宗教畫作、祭壇畫、動物/靜物、肖像畫,甚至也有屋主家庭的肖像畫、風景畫、記錄生活場景的風俗畫等。
有些房間,會特別多人,駐足特別久。
例如,9號展間的主題是林布蘭,林布蘭年輕的畫作。上面有介紹到的《杜普醫師的解剖課》就在這裡展出。
接著10號展間,繼續擺著林布蘭的畫作,林布蘭老年的作品。先看了他年輕的畫像,在看他老年的畫像,會發現那肌膚的紋理更明顯了。雖然不知,是否是老年人的膚質跟年輕差如此多。這裡展出的自畫像,是他去世那年(1669)的作品,可能是他的最後一幅畫。
維梅爾的畫作則是在動線上的最後一個展間:15號展間,(最後一個編號16號展區則是樓梯間迴廊,不算是獨立的一間)。
展出了維梅爾的三幅畫作,不過大家的眼光都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臉上。這幅畫作,也是全館唯一有護欄,不准靠近的畫作。
參觀到了這幅經典,也大致上完成了美術館的參觀。走遍每一個展間,聽了所有中文導覽,大致上花了一個半小時。若趕時間可以直奔最後一間,看重點。不過,每一個展間的畫作都算是荷蘭黃金時期中的傑作,不妨多花點時間仔細觀賞。
重新返回大廳後發現原來隔壁還有展間可以參觀,就是隔壁棟的威廉五世王子畫廊。當時的展覽內容是各國的展物,應該是大航海時代在各國搜刮的小生活物件。
其中,還看到了中文字呢。
去快速地逛了一圈,大概花了十五分鐘。
便又回到了大廳,開心地在紀念品店採購。
紀念品販售的物品幾乎都跟畫作有關係,而商品種類跟其他博物館都大同小異。拼圖、磁鐵、畫作、鑰匙圈、杯盤、荷蘭餅乾等。
最不一樣的是,莫瑞泰斯美術館很嚴格執行無現金交易。
快樂地參觀跟採購完,也就結束了美術館行程啦~
推薦給大家,花個兩小時來參觀小巧精華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