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荷蘭阿姆斯特丹]景點//隱身民宅的教堂: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Museum Ons’ Lieve Heer op Solder

[荷蘭阿姆斯特丹]景點//隱身民宅的教堂: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Museum Ons’ Lieve Heer op Solder

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Museum Ons’ Lieve Heer op Solder
推薦指數:3.5⭐⭐⭐🌙
有中文導覽!

隱藏在民宅裡的教堂,跟你參觀過的教堂很不一樣。

閣樓上的吾主資訊

官網:https://opsolder.nl/ 
營業時間:上午十點至下午六點;聖誕節及國王節(4/27)閉館。
地址:Oudezijds Voorburgwal 38-40, 1012 GD Amsterdam, 荷蘭 https://maps.app.goo.gl/RfZZrpdCWDk12b6s6 

博物館外觀(很像博物館)
  • 提供免費語音導覽,有荷蘭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中文和俄文版本。
  • 有專為兒童提供的音訊導覽,有荷蘭文和英文。
  • 博物館內的咖啡廳及紀念品店,不須門票即可進入。
導覽機

票價

票種票價(歐元)
成人16.50
學生10.95
兒童(5-17歲)7.50
幼童(4歲以下)、博物館卡(Museumkaart, ICOM, Rembrandtkaart, I amsterdam City Card, Stadspas, Voedselbankpas)免費
票價


閣樓上的吾主介紹

以下整理取自官網。

  • 運河房屋中的閣樓藏有一座完整的教堂。
  • 屋主及策劃裝潢者為天主教商人哈特曼。

宗教背景/信仰自由

在基督新教興起之前,當時的歐洲主要是天主教的天下。基督新教開始後,其中的喀爾文教派傳入荷蘭,阿姆斯特丹於1578年將喀爾文教派設為官方宗教,其他教派就無法「公開」舉行宗教儀式。

不過在荷蘭,人名仍擁有宗教信仰自由。

市議會知道「非公開」教堂的存在,知道他們隱藏在閣樓或家庭裡,仍容忍他們。

很長的樓梯

哈特曼

  • 天主教商人,在禁止天主教徒公開崇拜的時期購買及建造這座教堂。
  • 1661年,花了一萬六荷蘭盾,買下了運河房屋及其後面的兩座屋子(巷弄內)。
  • 哈特曼家族住在此座房屋內,除了教堂區域外與一般的民宅並無不同。
  • 儘管不是貴族,仍在壁爐上裝飾了他和妻子的家族徽章。
    • 徽章由一隻躺著的鹿和一個指南針組成。
    • 鹿指的是自己的家人,指南針指的是妻子的家人:他的岳父是指南針製造者。
  • 哈特曼於1668年過世。幾年後家族經濟狀況不佳,被迫售出此房屋。
哈特曼家一角

教堂區域

  • 位於閣樓區域(含運河及兩間巷屋),其區域可容納150+人。
  • 教徒從側門進入,爬樓梯至閣樓上的教堂,在進入教堂前的牆上有個小洗手台,信徒會在此洗手潔淨才會進入教堂。
  • 除了崇拜會堂、祭壇,還有告解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祭壇

祭壇

  • 巴洛克風格的祭壇。
  • 兩側有兩根大理石柱(實際上非大理石,是紙貼的!)
  • 石柱上兩隻小天使,手裡拿著百合花枝。
  • 18 世紀的木製雕像充當燭台。
  • 由於空間不足,左側祭壇柱的底部藏了一個可折疊的紅木講壇。
  • 祭壇畫為阿姆斯特丹畫家創作:《基督在約旦的洗禮》。

神父

  • 教堂區域往內走,走到另外的一棟房屋,便能看到另外一個人的家。
  • 帕門蒂爾神父結識了范隆家族的成員,因此認識了哈特曼,在此閣樓教堂宣揚天主教。
  • 哈特曼將第二間巷屋租給了帕門蒂爾神父。
  • 推動家庭教會進一步繁榮。僅在 1667 年,就有 70 名兒童在閣樓教堂接受了洗禮,並舉行了 14 場婚禮。 


閣樓上的吾主參觀心得

當天是一個人前往參觀閣樓上的吾主,且前後都有其他行程,僅花了約40分鐘參觀,建議旅客們還是留至少一小時或75分鐘參觀。

光是把全部的導覽聽完可能就要約一小時,有些博物館的中文導覽只有部分,他們是近乎全部(印象中只有一兩個沒有)都有提供中文導覽!

一開始從地下室開始參觀,有個簡單的影片及模型介紹這棟房子,接著開啟了房屋的介紹。導覽說明每一間房間的作用及擺飾,感覺也是間有錢人家的房子。

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廂型床,但總算知道為什麼這麼小,據傳當時的人們怕胃食道逆流,所以選擇坐著睡而非躺著睡,因此這種床都很小。

因為這個屋子除了當民宅外,樓上的閣樓為教堂。信徒在前往教堂時難免會經過民宅(哈特曼家)部分,也因此靠走廊樓梯的窗戶可以整個關起來更有隱私。

廂型床+窗戶+進入教堂前的洗手台

上到了教堂時感到驚艷,跟平常參觀教堂的華麗感完全不一樣。

但,讓我想到。當時的人們不能公開崇拜自己的信仰,卻能在這麼小的民宅裡(尤其下面的房間都不大),建造出閣樓教堂。不但有挑高的天花板,足夠多的位置容納信眾,跟一般教堂沒兩樣的祭壇,完全看不出來是紙貼的大理石石柱。在經濟及政治有限的條件下,如此追尋著他們的信仰,確實令人動容。

教堂逛完之後,接著會連到另外的房子,可以看到除了天主教會堂外,還有告解室,神父的住所,以及一些當時的天主教收藏。

參觀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除了可以看到17世紀一般住家的裝潢,還可以感受到當時宗教下的情景。比起一般民宅多了分宗教感,比起一般教堂多了分平實感。有興趣想要了解跟參觀的旅客,不妨把他加入你的參觀清單吧!

閣樓上的吾主剖面圖

This Post Has 2 Comments

Comments are closed.